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 账怎么算?

    信息发布者:zhengkai1861
    2017-07-29 11:14: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转载

    27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这比之前预计的十月份取消长途漫游费提前了一个月。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账怎么算?

      资料图:各种手机卡。

      诞生于2G时代的漫游费已难为时代所容

      据了解,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还在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手机长途漫游费都要取消了,这里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正视,那就是手机流量仍然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话,公众对于流量漫游费的“痛感”要比通话漫游费大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出差在外如果全国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这是最尴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费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两三毛。在智能手机时代,随随便便用几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费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这本账到底该怎么算?

      央视评论

      无论如何,都得给三大运营商点个赞!毕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让人们感受到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

      三大运营商终将利民好事落到实处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信部的不断督促下,三大运营商不断调整资费项目和标准,把一大批不合时宜的收费项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的说法,始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报告行至此处,大会堂内的代表委员掌声雷动。足见,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从那时起,三大运营商抓紧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完成相关调整工作,终于让这项让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实处。

      漫游费取消多数民众感受不深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次取消手机漫游费,一些人不会感受到变化。许多消费者的账单里,早就没了漫游费、长途费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费及固定费、套餐外语音通讯费、套餐外短信费以及流量费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和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语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为了收费的新宠,通过流量来通话早就成为了可能。就拿中国移动举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840亿元,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量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痛感更强。运营商选择提前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是向消费者让利,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反正这块业务已经式微,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长途漫游费。

      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方便地逛商场、进便利店,甚至买煎饼果子。近一段时间,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无人超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行业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各种互联网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个社会对流量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讲,电信运营商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同样具有基础性和协同性。提速降费这本账不是运营商的小账,而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大账。

      最后,从本质上讲,在一国之内对费用进行区域划分的架构并不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逻辑。研究表明,从技术的角度讲,国内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会产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个以区域来划分的分公司的利益。当下,三大电信巨头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很大,拥抱互联网思维是适应变革的必选之路。因此,破除这样的收费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传统的地域分割思维,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期待取消通话的长途漫游费只是一个开始。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

    [责任编辑:袁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